搜索
千年传承 百年名校
当前位置:
首页
/
/
/
“走向成熟”——遵义会议

“走向成熟”——遵义会议

  • 分类:党史教育
  • 作者:宣传文化科
  • 来源:宣传文化科
  • 发布时间:2021-05-20
  • 访问量:0

【概要描述】遵义,地处中国西南腹地,位于贵州省北部,是历史上著名的黔北重镇。这座城市因红军而闻名天下,每年都有无数的游客从世界各地辗转来到这里,试图寻找一个答案,一个关于绝处逢生的答案,一个历史转折的答案。遵义,这座城市,因为历史的存在,也把自己的城市形象定格在转折上。让我们走进历史,走进遵义。

绵长的历史故事要从1933年初开始讲起,日军加紧入侵中国,进犯长城。民族危机日益严重。国民政府于5月份签订丧权辱国的《塘沽协定》,长城沿线失守,华北门户洞开。然而,国民政府主席蒋介石却置民族危亡于不顾,坚持推行“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方针,决心消灭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军。蒋介石调集100万兵力,其中,直接用于进攻中央苏区的兵力达50万人,对红军展开第五次“围剿”。

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党内主要负责人博古/李德竟提出了“御敌于国门之外”“不让敌人侵占寸土”“胜利或者死亡”等口号。此战,持续1年之久,是我军战史上第一次重大的军事失败,其根本原因是战略指导上的失误,中央苏区军民全力以赴,为保卫苏区,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付出了巨大代价,给予国民党军大量杀伤。但由于中共中央实行错误的军事战略和作战原则,使这次反"围剿"作战始终处于被动,以致在红军遭到严重削弱。

 1934年10月,中国共产党面对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被迫战略转移,开始进行二万五千里的长征。

中央红军从江西瑞金出发,艰难的冲过四道封锁线,在湘江遭遇到了长征以来最惨烈的失败。一方面军从八万六千人骤降至三万余人。军事上指挥的错误给中国革命造成了无法估量的损失。

当地老百姓回忆道:“那次仗打完后,江水都成了红色的了。江底到处都是战士的尸体。我们老百姓都说三年不引饮长江水,十年不食湘江鱼”。在经历一系列军事失败后,博古李德坚持错误军事路线,坚持向敌人重兵集结的湘西进军,遭到了一大批指战员的批评。

朱德指着博古的鼻子说道:“你不会打仗,也不会指挥行军,抬着这些破破烂烂,部队哪里走得动……你想把整个红军都搭上吗,简直是拿中国革命和红军将士的性命开玩笑”。刘伯承批评道:““广大干部眼见第五次反围剿以来,跌次失利,现在又几乎濒临绝境……部队中明显滋长了不满和积极要求改变领导的情绪,湘江战役使得这种情绪达到了顶点。”

从长征一开始,毛泽东就与张闻天、王稼祥住在一起,在长征途中毛泽东耐心解释了博古等人错误的军事路线,使他们很快觉悟过来。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总结第五次反“围剿”的西征军事指挥上的经验教训,根据黎平政治局会议的决定,在毛泽东、张闻天、王稼祥等领导同志的努力促成下,红军占领遵义后,1935年1月15日至17日,在遵义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

会议主要议题:总结第五次反围剿的经验教训,集中全力解决党的军事和组织问题,博古主持会议。博古为自己的军事路线辩解道:“中央在政治上和战略上都是正确的,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只有两个原因:一是敌人力量大强大;二是根据地政府和各级组织对战争支持力度不够。”毛泽东则指出“如果敌人力量强大,为什么第一二三四次反围剿取得了胜利?”“为什么会产生错误的军事路线,是因为错误地估计形势!”毛泽东的发言赢得了与会代表的高度赞同。周恩来更是指出:“只有改变错误的领导,红军才有希望,革命才有希望”,让李德交出军事领导权。

会议仅仅进行了三个晚上,经过激烈的讨论,根据多数人的意见,张闻天起草了《中共中央关于第五次反围剿的总结决议》,纠正了党的错误路线。

并对常委进行了重新分工,张闻天接替博古在党内负总责。毛泽东为周恩来的军事指挥上的帮助者;随后又成立了由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组成的三人军事指挥小组。遵义会议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中共产党独立自主的运用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标志着中国共产党走向成熟;本次会议成为党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在毛泽东的带领下,部队攻占娄山关,取得了长征以来第一次重大胜利。策马过关,毛泽东激动的写下《忆秦娥·娄山关》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在这种精神的激励下,在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中国工农红军四渡赤水,巧夺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最终在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吴起镇,1936年10月红军三大方面军在陕北会宁会师,长征胜利结束。

中国革命的中心也由南方转移至北方,为打开中国抗日局面奠定了基础。以遵义会议为转折点,中国革命走向光辉的前景,中国共产党赢得抗日战争的胜利,解放战争的胜利,缔造了伟大的新中国!

一脉相承,今天红军是遵义的精神象征,在今天的遵义我们可以看到一座雄伟的遵义会议纪念馆,1964年毛主席亲自题写了“遵义会议会址”六个大字,这是毛泽东建国后为革命纪念地书写的唯一题词。

我们现在看到的是以红军命名的步行街—红军街,在街头矗立着著名的红军号兵雕塑,号声宣告着伟大的历史转折。遵义会议或许只是历史长河的一个节点,但是遵义传递的革命精神即坚定信念、实事求是、独立自主、敢闯新路、民主团结将永放光彩,激励后来人不断前进。

 

“走向成熟”——遵义会议

【概要描述】遵义,地处中国西南腹地,位于贵州省北部,是历史上著名的黔北重镇。这座城市因红军而闻名天下,每年都有无数的游客从世界各地辗转来到这里,试图寻找一个答案,一个关于绝处逢生的答案,一个历史转折的答案。遵义,这座城市,因为历史的存在,也把自己的城市形象定格在转折上。让我们走进历史,走进遵义。

绵长的历史故事要从1933年初开始讲起,日军加紧入侵中国,进犯长城。民族危机日益严重。国民政府于5月份签订丧权辱国的《塘沽协定》,长城沿线失守,华北门户洞开。然而,国民政府主席蒋介石却置民族危亡于不顾,坚持推行“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方针,决心消灭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军。蒋介石调集100万兵力,其中,直接用于进攻中央苏区的兵力达50万人,对红军展开第五次“围剿”。

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党内主要负责人博古/李德竟提出了“御敌于国门之外”“不让敌人侵占寸土”“胜利或者死亡”等口号。此战,持续1年之久,是我军战史上第一次重大的军事失败,其根本原因是战略指导上的失误,中央苏区军民全力以赴,为保卫苏区,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付出了巨大代价,给予国民党军大量杀伤。但由于中共中央实行错误的军事战略和作战原则,使这次反"围剿"作战始终处于被动,以致在红军遭到严重削弱。

 1934年10月,中国共产党面对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被迫战略转移,开始进行二万五千里的长征。

中央红军从江西瑞金出发,艰难的冲过四道封锁线,在湘江遭遇到了长征以来最惨烈的失败。一方面军从八万六千人骤降至三万余人。军事上指挥的错误给中国革命造成了无法估量的损失。

当地老百姓回忆道:“那次仗打完后,江水都成了红色的了。江底到处都是战士的尸体。我们老百姓都说三年不引饮长江水,十年不食湘江鱼”。在经历一系列军事失败后,博古李德坚持错误军事路线,坚持向敌人重兵集结的湘西进军,遭到了一大批指战员的批评。

朱德指着博古的鼻子说道:“你不会打仗,也不会指挥行军,抬着这些破破烂烂,部队哪里走得动……你想把整个红军都搭上吗,简直是拿中国革命和红军将士的性命开玩笑”。刘伯承批评道:““广大干部眼见第五次反围剿以来,跌次失利,现在又几乎濒临绝境……部队中明显滋长了不满和积极要求改变领导的情绪,湘江战役使得这种情绪达到了顶点。”

从长征一开始,毛泽东就与张闻天、王稼祥住在一起,在长征途中毛泽东耐心解释了博古等人错误的军事路线,使他们很快觉悟过来。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总结第五次反“围剿”的西征军事指挥上的经验教训,根据黎平政治局会议的决定,在毛泽东、张闻天、王稼祥等领导同志的努力促成下,红军占领遵义后,1935年1月15日至17日,在遵义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

会议主要议题:总结第五次反围剿的经验教训,集中全力解决党的军事和组织问题,博古主持会议。博古为自己的军事路线辩解道:“中央在政治上和战略上都是正确的,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只有两个原因:一是敌人力量大强大;二是根据地政府和各级组织对战争支持力度不够。”毛泽东则指出“如果敌人力量强大,为什么第一二三四次反围剿取得了胜利?”“为什么会产生错误的军事路线,是因为错误地估计形势!”毛泽东的发言赢得了与会代表的高度赞同。周恩来更是指出:“只有改变错误的领导,红军才有希望,革命才有希望”,让李德交出军事领导权。

会议仅仅进行了三个晚上,经过激烈的讨论,根据多数人的意见,张闻天起草了《中共中央关于第五次反围剿的总结决议》,纠正了党的错误路线。

并对常委进行了重新分工,张闻天接替博古在党内负总责。毛泽东为周恩来的军事指挥上的帮助者;随后又成立了由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组成的三人军事指挥小组。遵义会议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中共产党独立自主的运用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标志着中国共产党走向成熟;本次会议成为党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在毛泽东的带领下,部队攻占娄山关,取得了长征以来第一次重大胜利。策马过关,毛泽东激动的写下《忆秦娥·娄山关》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在这种精神的激励下,在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中国工农红军四渡赤水,巧夺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最终在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吴起镇,1936年10月红军三大方面军在陕北会宁会师,长征胜利结束。

中国革命的中心也由南方转移至北方,为打开中国抗日局面奠定了基础。以遵义会议为转折点,中国革命走向光辉的前景,中国共产党赢得抗日战争的胜利,解放战争的胜利,缔造了伟大的新中国!

一脉相承,今天红军是遵义的精神象征,在今天的遵义我们可以看到一座雄伟的遵义会议纪念馆,1964年毛主席亲自题写了“遵义会议会址”六个大字,这是毛泽东建国后为革命纪念地书写的唯一题词。

我们现在看到的是以红军命名的步行街—红军街,在街头矗立着著名的红军号兵雕塑,号声宣告着伟大的历史转折。遵义会议或许只是历史长河的一个节点,但是遵义传递的革命精神即坚定信念、实事求是、独立自主、敢闯新路、民主团结将永放光彩,激励后来人不断前进。

 

  • 分类:党史教育
  • 作者:宣传文化科
  • 来源:宣传文化科
  • 发布时间:2021-05-20
  • 访问量:0
详情

遵义,地处中国西南腹地,位于贵州省北部,是历史上著名的黔北重镇。这座城市因红军而闻名天下,每年都有无数的游客从世界各地辗转来到这里,试图寻找一个答案,一个关于绝处逢生的答案,一个历史转折的答案。遵义,这座城市,因为历史的存在,也把自己的城市形象定格在转折上。让我们走进历史,走进遵义。

绵长的历史故事要从1933年初开始讲起,日军加紧入侵中国,进犯长城。民族危机日益严重。国民政府于5月份签订丧权辱国的《塘沽协定》,长城沿线失守,华北门户洞开。然而,国民政府主席蒋介石却置民族危亡于不顾,坚持推行“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方针,决心消灭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军。蒋介石调集100万兵力,其中,直接用于进攻中央苏区的兵力达50万人,对红军展开第五次“围剿”。

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党内主要负责人博古/李德竟提出了“御敌于国门之外”“不让敌人侵占寸土”“胜利或者死亡”等口号。此战,持续1年之久,是我军战史上第一次重大的军事失败,其根本原因是战略指导上的失误,中央苏区军民全力以赴,为保卫苏区,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付出了巨大代价,给予国民党军大量杀伤。但由于中共中央实行错误的军事战略和作战原则,使这次反"围剿"作战始终处于被动,以致在红军遭到严重削弱。

 1934年10月,中国共产党面对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被迫战略转移,开始进行二万五千里的长征。

中央红军从江西瑞金出发,艰难的冲过四道封锁线,在湘江遭遇到了长征以来最惨烈的失败。一方面军从八万六千人骤降至三万余人。军事上指挥的错误给中国革命造成了无法估量的损失。

当地老百姓回忆道:“那次仗打完后,江水都成了红色的了。江底到处都是战士的尸体。我们老百姓都说三年不引饮长江水,十年不食湘江鱼”。在经历一系列军事失败后,博古李德坚持错误军事路线,坚持向敌人重兵集结的湘西进军,遭到了一大批指战员的批评。

朱德指着博古的鼻子说道:“你不会打仗,也不会指挥行军,抬着这些破破烂烂,部队哪里走得动……你想把整个红军都搭上吗,简直是拿中国革命和红军将士的性命开玩笑”。刘伯承批评道:““广大干部眼见第五次反围剿以来,跌次失利,现在又几乎濒临绝境……部队中明显滋长了不满和积极要求改变领导的情绪,湘江战役使得这种情绪达到了顶点。”

从长征一开始,毛泽东就与张闻天、王稼祥住在一起,在长征途中毛泽东耐心解释了博古等人错误的军事路线,使他们很快觉悟过来。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总结第五次反“围剿”的西征军事指挥上的经验教训,根据黎平政治局会议的决定,在毛泽东、张闻天、王稼祥等领导同志的努力促成下,红军占领遵义后,1935年1月15日至17日,在遵义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

会议主要议题:总结第五次反围剿的经验教训,集中全力解决党的军事和组织问题,博古主持会议。博古为自己的军事路线辩解道:“中央在政治上和战略上都是正确的,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只有两个原因:一是敌人力量大强大;二是根据地政府和各级组织对战争支持力度不够。”毛泽东则指出“如果敌人力量强大,为什么第一二三四次反围剿取得了胜利?”“为什么会产生错误的军事路线,是因为错误地估计形势!”毛泽东的发言赢得了与会代表的高度赞同。周恩来更是指出:“只有改变错误的领导,红军才有希望,革命才有希望”,让李德交出军事领导权。

会议仅仅进行了三个晚上,经过激烈的讨论,根据多数人的意见,张闻天起草了《中共中央关于第五次反围剿的总结决议》,纠正了党的错误路线。

并对常委进行了重新分工,张闻天接替博古在党内负总责。毛泽东为周恩来的军事指挥上的帮助者;随后又成立了由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组成的三人军事指挥小组。遵义会议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中共产党独立自主的运用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标志着中国共产党走向成熟;本次会议成为党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在毛泽东的带领下,部队攻占娄山关,取得了长征以来第一次重大胜利。策马过关,毛泽东激动的写下《忆秦娥·娄山关》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在这种精神的激励下,在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中国工农红军四渡赤水,巧夺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最终在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吴起镇,1936年10月红军三大方面军在陕北会宁会师,长征胜利结束。

中国革命的中心也由南方转移至北方,为打开中国抗日局面奠定了基础。以遵义会议为转折点,中国革命走向光辉的前景,中国共产党赢得抗日战争的胜利,解放战争的胜利,缔造了伟大的新中国!

一脉相承,今天红军是遵义的精神象征,在今天的遵义我们可以看到一座雄伟的遵义会议纪念馆,1964年毛主席亲自题写了“遵义会议会址”六个大字,这是毛泽东建国后为革命纪念地书写的唯一题词。

我们现在看到的是以红军命名的步行街—红军街,在街头矗立着著名的红军号兵雕塑,号声宣告着伟大的历史转折。遵义会议或许只是历史长河的一个节点,但是遵义传递的革命精神即坚定信念、实事求是、独立自主、敢闯新路、民主团结将永放光彩,激励后来人不断前进。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推荐热点

推荐图文

正定中学
正定中学

数字校园

DIGITAL CAMPUS

正定中学
正定中学微信服务号

正定中学微信服务号

正定中学微信订阅号

正定中学微信订阅号

正定中学抖音号

正定中学抖音号

正定中学B站号

正定中学B站号

正定中学头条号

正定中学头条号

©2021 河北正定中学 版权所有 | 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县府西街80号 | 意见反馈:hbzdzx@163.com | 邮编:050000 | 冀ICP备06006650号 |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石家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