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廿校庆
千秋文脉 百廿风华
当前位置:
首页
/
/
/
/
让我们寻找那颗星 —读科学家张香桐的三封信

让我们寻找那颗星 —读科学家张香桐的三封信

  • 分类:正中故事
  • 作者:刘格文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2-03-18
  • 访问量:0

【概要描述】

让我们寻找那颗星 —读科学家张香桐的三封信

【概要描述】

  • 分类:正中故事
  • 作者:刘格文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2-03-18
  • 访问量:0
详情

2022年第2期《格文读信》讲了军歌词作者公木(张松如)信札背后的故事,这期再介绍笔者的另一位前辈校友、科学家张香桐的几件信札。

张松如、张香桐均为河北正定中学走出的优秀学子,一位在文学的道路上铸就了耀眼的辉煌,一位在科学的探索中创造了骄人的业绩,在百年校史上可谓“一文一理两昆仑”。

天上有颗“张香桐星”

202168日,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神经科学研究所),“张香桐星”命名仪式暨纪念张香桐先生学术报告会在这里举行。

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小行星命名委员会主任杨捷兴宣读了“张香桐星”国际命名公报。“张香桐星”是紫金山天文台于2008229日用近地天体望远镜发现的小行星,20122月获得国际小行星中心316450 号国际永久编号,并确认紫金山天文台的发现命名权。它处在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到太阳的平均距离为4.08亿公里,绕太阳一周需4.54年;到地球的距离最远6.05亿公里,最近2.15亿公里。20195月,何梁何利基金评委会向紫金山天文台推荐命名“张香桐星”。“张香桐星”在其轨道上不停地绕着太阳运行,永远闪耀在宇宙星空之中。

张香桐是什么人?为什么能获得如此殊荣?且看有关资料中关于他的简介:张香桐(19071127日—2007114日),河北正定人,神经生理学家,是新中国神经科学的奠基人,国际上公认的树突生理功能研究的先驱者,中国针刺麻醉机制研究的主要学术带头人。

张香桐的主要科学成就有:首先提出大脑皮层运动区是代表肌肉的论点;根据视觉皮层诱发电位的分析提出视觉通路中三色传导学说,发现“光强化”现象,世界生理学界把这种现象命名为“张氏效应”;首次发现树突电位;从事针刺镇痛机制研究,认为针刺镇痛是两种感觉传入在中枢神经系统相互作用的结果。

张香桐曾任第二、三、四、五、六届全国人大代表,国际脑研究组织中央理事会理事,世界卫生组织神经科学专家顾问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上海脑研究所首任所长等。

“张香桐星”命名仪式上,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学术主任蒲慕明院士,向到场者这样介绍张香桐的学术精神与成就:他形成了一个划时代的重要标志,是生理学和神经科学领域的一代宗师。

张香桐的三封信和一篇稿

笔者收藏的张香桐信札共有三件,都是写给《红旗》杂志编辑部的,围绕的都是同一件事——《开展大脑研究 提高民族智力》一文的邀约、撰写、修改和发表。

19796月,五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期间,《红旗》杂志编辑部的陈高钦找到人大代表张香桐,向他约写一篇关于神经科学方面的文章。半年之后,张香桐写好了文章,于是便有了他写给陈高钦的第一封信(图1):“前在北京开五届人大会议期间,曾蒙邀稿,迟迟未能写出,至以为歉。兹随函奉上‘开展大脑研究,提高民族智力’一文,请考虑在‘红旗’发表。不妥之处,请加斧削。”

图1

《红旗》杂志收到文章后,提出了一些修改意见。张香桐遵嘱做了相应的修改,复将修改稿寄给曾凡辂、陈高钦,并在信中做了如下说明(图2):

“来示拜悉。所提意见甚是,我完全同意。已按照所提意见作了相应的修改,主要如下:

  1. ‘引言’部分删去了几段,作了适当压缩。
  2. 2页第2段,数字过于繁琐,已删去。
  3. 45页,关于马来人类学考察介绍一大段,恐引起误解,已全部删去。为了行文顺当些,在第5页上加了一小段。
  4. 13页一段涉及军事问题,亦删去。
  5. 文中小标题一律不要。一气呵成较前为好。

如果发现还有什么不适当的地方,即请径自修改,不必客气,我完全尊重并接受编辑部的意见。

图2

4月下旬出刊的1980年第8期《红旗》杂志,正式发表了张香桐的《开展大脑研究 提高民族智力》一文。文章开宗明义指出:“大脑是一切智慧行为的物质基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盛衰兴替,同它的人民的脑力有着密切的关系。”“大脑的生、老、病、死,不仅是一个科学问题,也是人人都关心的实际问题。”文章始终围绕一个主旨:“应当采取什么措施以保证我们中华儿女都有一个优良的脑子?”呼吁为了提高民族智力,“必须开展并加强神经系统基本理论方面的研究,从根本上想办法”。

文章发表后的513日,张香桐第三次致信给陈高钦:“拙著《开展大脑研究 提高民族智力》一文,及时在《红旗》发表,各方反映良好。您为此文的修改、编辑与发表花费了大量精力与时间,谨对此表示谢意。”同时,他对编辑同志提出的有关问题做了答复(图3)。

图3

答复的第一个问题是:“关于蔡老(即蔡翘,生理学家,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军事医学科学院研究员——引者注)的事迹,我知道得不多。因为他比我年岁大,而我又读书较晚,他当大学教授的时候,我还是一个中学生。所以我在1956年回国以前同他没有直接接触。但他在科学上,特别是在神经解剖学上的贡献却始终在激励着我。例如,他在1952年发表的关于美洲袋鼠中脑结构的论文已成为名著,在这项工作里,他首次详细地描述了中脑内顶盖部一个神经核连接关系,人们至今还把他叫做蔡氏核以纪念他的发现。作为一个神经解剖学工作者,我对于他的这项贡献深为敬佩。”“蔡老在学术上的贡献是多方面的。关于这,很多蔡先生的学生们比我知道得多。在这些人中,我谨推荐遵义医学院生理学教授吴襄教授,他会向您提供更多资料。”

答复的第二个问题是:“关于写我的传略的事, 我很感谢同志们对我的关心和鼓励,但我总觉得,一个人的传略应当在身后写,因为这样作者可以无所顾忌,容易下笔,被写的人也不会觉得难以为情。我一直是这样认为的。我晓得文汇报记者郑重同志曾受科普出版社的委托,曾走访了我的学生们,搜集了不少材料,写了一篇传略,稿已寄交给北京科普出版社的严昭同志,准备纳入其出版的中国科学家传略辑。据说他们的工作也是遵照中央领导同志的指示进行的。希望就近了解一下看是不是一回事。”

最后,他告诉编辑同志:我因赴波士顿去参加1980年度茨列休尔德奖金的授奖仪式,定于五月初离京,目前正忙于做准备工作。

请注意字体加粗的几句话,它们是张香桐百岁人生中的几个关键节点,这里试做一番解读。

 

“一代宗师”出寒门

张香桐说:“ 我又读书较晚,他当大学教授的时候,我还是一个中学生。 ”这“读书较晚”,究竟晚到什么程度呢?

晚到14岁才刚刚迈进小学的门口。

我国老一辈科学家大多出身于书香门第或殷实之家,张香桐幼时的家境却全然不同。1907年他在河北正定小马村降生时,这个贫苦的农民家庭仅靠租种别人的几亩薄田度日。张香桐长到六七岁,本该是上学的年龄,由于没钱上不起正规小学,勉强念了两年私塾。直到14岁那年,家里才东挪西借凑了一点钱,把他送进了枕头镇小学。他格外珍惜这个来之不易的机会,学习特别用功,只用两年就读完了六年级的课程,以优异成绩拿到了毕业文凭。两年读完小学,这在枕头镇小学成了空前绝后的一段传奇,在小马村成了乡亲们口中的头号新闻。

张家祖祖辈辈出了这么一个文化人,自然是阖家欢喜,张香桐趁机提出想到县城读中学。可是家里实在太穷,为了他读小学,父亲和几个叔叔两年都没有换新棉袄了。尽管父亲不同意,张香桐还是偷偷离开家,跑了20多里路,渡过宽宽的滹沱河,赶到县城参加正定中学(时称直隶省立第七中学)的招生考试。考试的前几天,正定县城大大小小的客栈住满了考生。张香桐口袋里只有叔叔们悄悄凑给他的一元钱, 他只好在大街上随便找了个摆摊的席棚,凑合着在里面过夜,饿了啃一口自带的玉米饼子,渴了跑到街旁的井边喝口凉水。功夫不负有心人,张香桐一举高中,榜上题名。父亲得知这一喜讯,不喜反忧:家里这么穷,拿什么供你上学呀?还是小学老师前来相劝,最终把父亲说动了,张香桐总算进了朝思暮想的正定中学。

张香桐似乎天生是块读书的料子,中学第一学期考了全班第一名,第二学期考了全校第一名。然而在他三年级的时候,家里突然遭了一场大火,几间房子全被烧毁,父亲和几个叔叔急得团团转。家里人吃住都没了着落,还怎么读书?他的面前只剩下了退学一条路。这时,一个姓梁的同学帮了他。小梁的舅舅是保定城防司令,家眷住在正定,想给几个孩子请家庭教师,问张香桐愿不愿意去。张香桐喜出望外,表示愿意应聘,同时提出要等他毕业后才去当家庭教师,最好现在先借给他200元大洋。小梁的舅舅答应了这个条件,解决了张香桐的燃眉之急。张香桐自己留下了100元,另外100元送到家里,给父亲、叔叔他们度过饥荒。

中学毕业后,张香桐又到了一个十字路口:是当家庭教师,还是去考大学?他的选择是:两样都要。那时北平的众多大学中,北京大学最自由,学费也较低,于是他就报考了北大预科(初中毕业只能先读预科),并被顺利录取。但他并没有去北大,而是请同学代他到学校报到,自己则履行诺言,到城防司令家去教书。他一边当老师,一边当学生自学,学期考试的时候,同学把考卷寄到正定,他做完卷子再寄回学校。两年的预科,他当了一年半不上课的大学生。最后半年,他请一位朋友帮忙代做家庭教师,这才真正进入北大读书。

张香桐升入本科后,由于学校成绩好,可以享受奖学金,还免交学费,自己的生活可以勉强维持了。但他仍要艰苦奋斗,因为他的家里依然十分贫困,他还得顾家,他决定去打工。他和一些中学订了合同, 帮学校教生物课;去报社当校对、抄稿件,兼做学校图书馆的管理员;和几位同学一起,包了《大公报》的一个科学副刊,写好文章,编好版面,按时交给报社。就这样,他一面读书,一面挣钱养活自己,接济家庭,度过了五年的大学生活。回顾艰苦求学的经历,张香桐这样写道:“我的生存能力强,就像我喜欢的仙人掌一样,无论是在沙漠里,在荆棘丛中,在任何艰难的环境下都能坚持,都能茁壮生长。”

 

艰险的出国路与坎坷的回国路

张香桐在信中提到“我在1956年回国”,这寥寥几个字,道出了他终身引以为豪的一个重大选择。说回国,得先从出国说起。

1942年,35岁的张香桐接到美国著名神经生理学家福尔顿教授的一封信,同意他到美国耶鲁大学生理系深造,张香桐从此开始了赴美留学生涯。由于没钱乘坐直达美国的飞机,他转道印度加尔各答,准备搭乘美国的军用“自由轮”去美国。在等船的日子里,一个留学生告诉他,这艘船是军用舰艇,很容易成为日本飞机的攻击目标。张香桐一听,果断放弃了原先的打算,改道印度孟买搭乘了一艘商船。果然不出所料,“自由轮”航行到红海的时候被日本潜艇击沉,6 个中国留学生被淹死。而这时,张香桐已抵达美国, 幸运地逃过了一劫。

1943年,张香桐进入耶鲁大学,师事生理系主任福尔顿教授做研究生,自此在美国学习、工作了14年。1946年,获美国耶鲁大学哲学博士学位,而后入约翰·霍布金斯大学医学院生理学系从事博士后研究。1950年发现“光强化效应”,被国际生理学界称 为“张氏效应”。19501955年,致力于树突功能的研究,先后发表了9篇论文,在国际生理学界造成了广泛影响。199211月,张香桐意外地接到国际神经网络学会授予他“终身成就奖”的消息,感到十分惊讶。因为他知道,这个总部设在美国华盛顿的学会,是由国际上从事电脑研究的工程师们组成的民间学术团体,自己既不是电脑工程师,也没有对电子计算机的发展做出过贡献,与这个学会没发生过任何关系,一定是他们搞错了。待看到奖状上的“颁奖词”时,他才明白,原来这起因于自己40年前的树突电位研究:张教授“自1950年开始所作的多种关于大脑皮层神经元树突电位的研究报告,形成了一种划时代的重要标志”。“张教授的这一成就,为我们将来发展使用微分方程和连续时间变数的神经网络,而不再使用数字脉冲逻辑的电子计算机,奠定了基础。”用我们都懂的大白话说就是:研究人脑的张教授为电脑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

新中国成立的消息使张香桐激动万分,他立即决定回来报效祖国,他不断给国内的朋友写信,表达急于飞回祖国的心情。他在一封信中写道:“闻国内解放后的新气象,甚感兴奋,我恨不得一步跳回去,参加这个新建国运动……我急于想报效祖国呀!”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美国政府颁布了一个法令,不允许在美国的中国科学家回国。有些科学家不顾这个法令,冒着风险要回国,结果有的被软禁,有的被投进监狱。面对当时的情势,张香桐想到了一个“曲线回国”的办法:绕道欧洲,转道回国。19557月,张香桐以去北欧讲学的名义离开美国,到了哥本哈根神经生理研究所,得有关人士的帮助,找到中国驻丹麦大使馆,和大使馆的人员就回国问题进行了商量。讲学结束,他又回到美国,为回国做准备。1956 年,张香桐再次赴北欧,应邀去比利时参加一个国际性生理学会议。临走时,为了避免引起美国政府怀疑,他在美国多年的全部积蓄、家具和心爱的藏书都没有动,只带了一些换洗衣服和一套做实验用的电子仪器。在比利时开完会以后,他继续在北欧讲学,寻找回国的机会。到了桂花飘香的季节,张香桐在西欧一些朋友的帮助下,经过多方面的努力,最后取道芬兰赫尔辛基,转往东欧和苏联,终于回到祖国的首都北京。

祖国热烈欢迎张香桐的归来。刚到北京,时任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设家宴招待了他,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长陈毅元帅也在座,代表周恩来总理向他祝酒。次日,新华社就张香桐归国一事发了电讯,《光明日报》以“著名神经生理学家张香桐回到祖国” 为题发了消息。19575月,他被增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594月,他当选为第二届全国人大代表,此后连续当选为第三、四、五、六届全国人大代表。

党和人民的关怀,使他深深感到了回到祖国怀抱的温暖和快乐。党和人民的信任,又使他深深感到了肩上的重担和身负的使命。他刚回国时,对人类大脑的研究还是中国科学园地里的一块空白。而仅仅过了两年,他就在这块空白的园地上建起了比较完整的大脑研究室。消息传开,不仅引起中国科学界的注意, 而且吸引了世界上许多从事大脑研究的人,苏联、捷克斯洛伐克、罗马尼亚及西欧的一些国家,纷纷派遣进修人员和留学生,到他的实验室进行学习和研究。

 

站在世界统一文化的“门槛”之上

张香桐在513日的信中说,他要“赴波士顿去参加1980年度茨列休尔德奖金的授奖仪式”。也就在同一天,新华社就此事发布了新闻:

“世界茨列休尔德基金会最近决定授予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理研究所一级研究员、我国著名神经生理学家张香桐1980年度茨列休尔德奖金。

张香桐最近离沪赴美国,参加本月15日在波士顿 举行的茨列休尔德奖金的授奖典礼。

张香桐和他领导的研究室,在针麻原理神经机制的研究方面获得重大突破。这项研究是从1970年开始的。他首先提出了感觉相互作用学说以解释针刺镇痛的效果。他的学术思想和研究成果得到了国际上广泛重视和高度评价。1979年,由美国卫生教育福利部全 国卫生研究院福格提基金会提名,授予张香桐以该院驻国际学者的最高荣誉。这次世界茨列休尔德基金会授予张香桐1980年度茨列休尔德奖金,就是奖励他在针刺麻醉原理研究领域所作的重要贡献。”

张香桐得的什么奖?茨列休尔德奖金。在当今世界上,由私人设想并捐献成立的科学奖金,最有影响的当推诺贝尔奖。同时,Threshold(茨列休尔德) 奖金也是一个颇有影响的重要奖项。Threshold是“门槛”的意思。Threshold基金会认为,世界当前所处的时期,正值从各民族的科学文化发展到统一的科学文化的过渡时期,即人类正在跨入世界统一文化的“门槛”。张香桐代表的中国科学,已经站在这个“门槛”之上了。

张香桐因为什么得奖?因为他“首先提出了感觉相互作用学说以解释针刺镇痛的效果”。为了证实和解释我国独创的针刺麻醉技术,张香桐带领的专题研究组坚持到手术现场观察记录,他本人甚至模拟手术病人亲自体验针刺的滋味。他们的工作得到各方面包括周恩来总理的关心和支持。经过10年的不懈攻关, 研究组发表了一百多篇论文,对针刺镇痛的原理作了科学论述。张香桐的研究成果引起国际学术界的高度关注,在19721978年的6年时间里,先后有69个国家、700多位客人到他们的实验室参观访问。

张香桐以巨大的科学贡献赢得了诸多荣誉。在世界科学殿堂里,他被誉为“神经生理学界的领袖人物之一”、“最好的大脑皮层生理学家之一”。1989年,美 国出版的《神经科学百科全书》中,他被列为“公元前300年至公元1950年间对神经科学进展有贡献的人物”。

20多年前,张香桐带着科学回到了祖国。20多年后,张香桐带着更多、更大的科学成果走向了世界。

 

关于写传记的事

对这个问题,张香桐在信中表明了自己的态度:一个人的传略应当在身后写。但同时他也已晓得,《文汇报》记者郑重同志受北京科普出版社的委托,为他写了一篇传略。

经查,郑重写的是《通向大脑奥秘之路——大脑研究者张香桐的故事》,然而并非由北京科普出版社出版,而是列入《科学家的故事》丛书,由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于1984年出版。

此外,2000年,张香桐应邀为少年儿童写的自传性著作《灵性的王国》,由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2008年,此书被“五个一工程入选作品·少儿书系编辑委员会”列入《大科学家讲的小故事》丛书, 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

2008年,张维写的《张香桐传》由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出版。

以上书籍都成为本文的主要参考资料。

 

作者简介

刘格文(1948—),河北正定人。1964—1968年在河北正定第一中学(今河北正定中学)学习。1968年2月参军,历任坦克一师三团战士、排长、宣传干事,北京军区装甲兵政治部干事,解放军报编辑、高级编辑、评论部主任、副总编。2003年7月被授予少将军衔。20世纪80年代前后,曾与另两位战友组成“杨柳榭”写作组,从事言论写作,在军内外名噪一时。供职解放军报近30年,所撰新闻评论多次获得国家最高级别的中国新闻奖,其中一等奖有4个。编著(多为与他人合作)书籍数十种,其中,解放军出版社出版的《绿色年华丛书》,被中共中央宣传部评为1994年度“五个一工程入选作品”;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社会生活的红绿灯》,在国家出版局、中华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中宣部出版局联合举办的“全国首届优秀青年读物”评选活动中获二等奖。参与了《中国集邮史》、《中国集邮大辞典》、《中国集邮百科全书》等大型集邮书籍的编写工作,曾连续担任三届中国集邮总公司顾问团顾问。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2021 河北正定中学 版权所有  冀ICP备06006650号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石家庄